凌雲志·破界心

機長、教官、講師:蔻杜拉·普弗勞姆 (Cordula Pflaum) 正是這樣一位典範。在其職涯中,她成功登頂航空領域的最高殿堂——成為漢莎航空機長。這位經驗豐富的女飛行機長暨培訓教官,數十年來不僅在雲端之上實踐著她對特殊高性能引擎的熱情,更在駕駛其 Macan GTS 時,發掘了對保時捷的熱愛。

   

A female pilot smiles while standing with arms crossed inside a hangar with a helicopter and car in the background.

充滿熱情的飛行員:

蔻杜拉·普弗勞姆身著制服,立於其班貝格家鄉附近的機場——無論職場或私人領域,她始終被高性能引擎所環繞。

數字說明一切:蔻杜拉·普弗勞姆在駕駛艙累積了 18,000 小時的飛行時數,相當於超過 750 天——代表她的生命中有將近兩年的時光都在雲端上度過。從鳥瞰視角探索世界,自小便是她的人生目標。普弗勞姆於 1969 年生於德國北部,在拉芬斯堡 (Ravensburg) 度過童年。他的父親同樣是航空迷,曾於 1961 至 1966 年間在科隆擔任漢莎航空的地勤人員。

究竟是父親講述的熱血故事,還是童年的床邊童話讓她嚮往飛行?如今已難以追憶。唯一確定的是,中學畢業不久,年僅 19 歲的她便在由男性主導的航空領域脫穎而出,成為極少數通過飛行員適性測驗的女性學員,並於 1990 年展開培訓。她職業生涯的核心理念始終是:「我從不想被看作一位『會開飛機的女人』,而是『會開飛機的人』。」兩年半後,普弗勞姆成為漢莎首批女飛行員;十年後坐上駕駛艙左座,晉升機長。「我始終懷抱遠大夢想,自踏入職場那刻便立下目標:不僅要飛翔,更要培育新血。」

男性疆域的開拓者

這條路尤其充滿挑戰。當年她屢屢面對航空業的偏見,遭質疑「男性飛行員怎會接受女性教官?」普弗勞姆並未因此卻步,更在 1990 年代末以漢莎航空首位女性飛行教官的身分,為後繼者開創道路。如今已有六位女性擔任此職,她持續以身作則。「改變語言習慣和提升能見度,是打破陳規的關鍵。」她直言低調並非良策:「當代與未來的女性都該勇敢發聲,才能獲得我們母親輩不敢想像的機遇。」

翱翔雲端的工作,低調踏實的生活:

蔻杜拉·普弗勞姆與丈夫、兩個女兒,以及山地獵犬班尼,安居班貝格近郊哈修塔特的穀倉之家。

現年 55 歲的她除了飛行與教學,更擔任企業領導顧問並傳承經驗。身為危機處理專家,她擁有豐富經驗,深諳化解困境之道。在漢莎航空,她主掌「重大事件壓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推動飛行員在危急情境中為同儕提供心理急救。「目標是在空中及地面打造心理安全的團隊——跨越階級,在高效的工作氛圍中彼此關照。」她舉 2015 年 3 月德國之翼 (Germanwings) 客機發生於阿爾卑斯山西部的空難為例,該事故造成 150 人全數罹難。「這類事故後,未直接涉入的機組人員同樣需要支持。在此情況下,訴說乃良方。我一直相信團隊總能克服難關,也希望將這份信心傳遞給夥伴。」她的腳步不曾停歇:身兼航空講師與作家,並著有《日安,我是您的機長》(Guten Tag, hier spricht Ihre Kapitänin) 一書,常因新書發表、專訪和飛行任務奔波各地。要問她何處可稱為「家」?答案藏在巴伐利亞邦班貝格 (Bamberg) 近郊的哈修塔特鎮 (Hallstadt),一座由穀倉改造的宅邸中。超過二十年的光陰裡,她與丈夫、兩名女兒及一隻名叫班尼的巴伐利亞山地獵犬在此共度,即便她常言「世界是我家」,更視此為人生信念。「待人處事亦如此。無論對方來自何方、身處何處,我始終懷抱好奇與開放,向每個人學習。」這份無國界的好奇精神也感染了她的女兒們:兩人都是懷抱熱情的飛行夥伴,與母親攜手探索世界。

全世界最夢幻的辦公室

她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首次單飛。「那感受無可比擬。獨自起飛升空,身旁沒有飛行教官,是極其特別的體驗。」這份熱情歷經 30 餘年飛行生涯,至今未減。「我如此熱愛飛行,是因為喜歡駕馭科技。」普弗勞姆堅定說道,「更因鍾情於強勁引擎。」例如滑翔機便非她所好。正因如此,她的私人座駕亦選擇高性能動力。駕駛著 Macan GTS,每年從巴伐利亞的家駛往慕尼黑與法蘭克福機場的里程,高達 60,000 公里。工作初期,當她結束五天噴射機勤務後坐進福斯金龜車,便有感其推力不足以滿足自己;如今駕馭 GTS,盡享動能奔馳。保時捷之於她,簡言之:「俐落、優雅、流線,徹頭徹尾的純粹。」

無論駕駛空中巴士 A320、A340、A350 或波音 MD-11:

蔻杜拉·普弗勞姆三十年如一日,翱翔於夢想天際。

以飛行距離計算,這位長程航線飛行員已繞行地球 270 圈。但每次坐進駕駛艙,仍讓她感到興奮不已。若我們以為機師在開啟自動駕駛系統 (Autopilot) 後便無所事事,那便大錯特錯。「起飛後不久,系統通常接管基礎操作,例如維持航向、高度與速度。」蔻杜拉·普弗勞姆解釋,但關鍵時刻仍由她負責,像是應對多變天候、穿越亂流、與航管協調,乃至監控油耗。雲端最深刻的記憶?她無法定義,因為每一次穿越雲層,所見極光、日月、星辰交織的壯麗景象,皆是獨一無二的驚豔與震撼。對她而言,駕駛艙正是「全世界最夢幻的辦公室」。

雲端上的精采時刻

但多年的飛行生涯確實不乏特別的時刻。「譬如飛往德里的航程中,俯瞰巴基斯坦與印度邊界,會看見一道極長的光帶。」普弗勞姆分享道。這條綿延近 3,000 公里的國界線,是少數連在太空都能辨識的夜間地標。她也難忘那些對飛行技術的高難度挑戰——無論是海拔 2,300 公尺的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 (Addis Abeba) 機場,或是常年霧鎖的尼泊爾加德滿都。縱然曾飛越與造訪無數獨特之地,她的夢想清單仍未完成:不丹、格陵蘭、日本……世界仍有許多角落等待蔻杜拉·普弗勞姆前去探索。

Mirijam Pelikan
Mirijam Peli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