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傳奇
當研發工程師暨賽車手拉爾斯‧科恩(Lars Kern)測試 Mission R 這輛未來座駕的科技之際,其絕美車殼甚至尚未披上;Mission R 極可能成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客戶賽車的關鍵基礎。
九月初慕尼黑國際車展(IAA)上眾所矚目的焦點:Mission R。目前這輛純電賽車仍只是一個願景,保時捷將未來設計語彙的可能樣貌,以純電客戶概念賽車的型式呈現於世人眼前。
Mission R 的外觀與內裝設計令人驚嘆,也引起非常兩極且熱烈的討論,這也正是目的所在,因為概念車本身即是市場研究的實體化。大部份情況下,概念車只有吸晴的外觀,展示車外殼下的引擎及科技則可有可無,但 Mission R 已是一輛實力堅強的賽車。
「這就是保時捷哲學。」 米歇爾‧貝爾
「這就是保時捷哲學」,米歇爾‧貝爾(Michael Behr)說道。擔任專案技術主管的貝爾負責指揮協調參與 Mission R 的部門,並且掌握各個面向的可行性。「這部原型車目前當然只是展示車,但它已經符合最高的技術標準。」
精美外殼之下,保時捷實現了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方面的企業策略。原廠早已活躍於純電驅動的電動方程式賽事;在保時捷美孚 1 號超級盃中使用合成燃料;並為耐力賽研發複合動力跑車。如今,Mission R 將為客戶賽車領域注入純電科技。
「我興奮得像個小孩子!」 拉爾斯‧科恩
保時捷鮮少發表如此前衛的概念車,不過,一旦這麼做,往往便是成功故事的開端。例如 1993 年在底特律首次亮相的 Boxster 概念車;或是由沃爾特‧羅爾(Walter Röhrl) 2000 年在巴黎羅浮宮前駕駛的 Carrera GT;亦或是 2010 年發表於日內瓦的 918 Spyder 概念車。2015 年輪到 Taycan 的前身,也就是法蘭克福車展上發表的 Mission E,當時貝爾也是幕後推手之一。他承認:「這些都是有著巨大時間壓力的工作,但從無到有打造一輛跑車,是工程師夢寐以求的志業。」Mission R 沒有任何典範可循,它就是典範。
透徹思維
打造一具可以移動的底盤,只為了體現設計部門的想像?這當然不符合保時捷的標準。真正的魏薩精神,是即便是概念車也應該擁有強悍性能。研發過程期間,電腦輔助設計(CAD)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以打造量產前車型的標準來進行。
Mission R 採用四輪傳動系統,最大馬力達 1,088 匹(800 千瓦),動力來源為兩組電動馬達,包含單速變速箱在內,全車皆於祖文豪森研發製造。車重若能維持在 1,500 公斤內,這輛跑車就能在 2.5 秒內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依據不同檔位齒比而定,Mission R 極速可超過時速 300 公里。
電動馬達中擁有持續轉動的轉子,以及固定元件定子,受惠於定子所採用的直接冷卻策略,馬達能夠持續且穩定地輸出高性能。這款前瞻性賽車只採用一組油冷卻迴路,一滴水都不需要。高壓電池的直接油冷卻裝置是源自一項專為利曼三連霸賽車 Porsche 919 Hybrid 研發的創新科技;底盤同樣採用先進賽車科技,特別是前軸的雙 A 臂懸吊系統。此外,為了在雨中比賽時能保有良好視線,Mission R 也配備了電熱除霧擋風玻璃。
貝爾補充道:「同時,我們也不放過任何輕量化的可能。」舉例來說,Mission R 的 3D 列印變速箱蓋重量比鑄造型減少百分之三十。動能回收提供的額外煞車力道,使得煞車裝置重量能夠減輕 12 公斤。複合材質車身主要採用天然纖維,並添加碳纖維成分製成,不僅重量極輕,也符合永續環保理念。
除了卓越工程,魏薩也以精湛的造車工藝聞名於世。這款神祕的原型車底盤由位於弗拉特(Flacht)的賽車部門負責研發,之後則轉移到魏薩中名為 Building 100 的單位;此單位就在保時捷設計團隊 Style Porsche 工作室樓下,門禁極為森嚴,此處的重點是外觀與內裝的設計。
實際測試
輾轉在不同工作站的期間,即使是在沒有車殼保護的狀況下,這具承載著未來願景的底盤也必須出外透透氣,到保時捷自家測試賽道的環狀循跡測試場(Skid pad)上進行測試。第一場功能測試離慕尼黑國際車展的發表日期只剩不到半年的時間,而且許多組件都還只是暫時性。即便如此,此次測試仍樹立了重要的里程碑。進行測試時,鋼製的副車架就足以應付,而且最終的複合材質防滾籠尚未開發完成;座椅、方向盤以及踏板都還是暫時沿用現有賽車的組件,而且輪圈還少了中央單一鎖孔裝置。拉爾斯‧科恩所試駕的車,實在有點「衣不蔽體」,不過他自己的情況也差不多──在當時的早春涼寒溫度下,周遭其他同仁都還身著厚暖的羽絨衣,只有他一人衣衫單薄。 「當然有比那天更暖和的工作日」,他在回想時帶著微笑說道,「但也有一些更寒冷的日子。不論如何,能夠參與這樣的計畫,的確會讓人情緒激昂。我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他一次又一次地駕駛著這輛尚未完工的賽車奔向測試跑道。在磨耗掉幾組輪胎後,前後軸之間的煞車平衡終於調整到位。 「最令我驚訝的是這輛車的先進程度,當然還有反應非常直接的強勁扭力以及整體的駕馭動態。那時我就知道,眼前漸漸成形的傑作,將帶來無限駕馭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