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 靈感
灵感中心
中國是一股巨大的靈感源泉,且正迅速發展和變化,尤其是在藝術方面。保時捷中國藉由「中國青年藝術 家年度評選」推動中國年輕藝術家的發展。
幾乎沒有其他國家像中國那樣經歷著如此迅速的變遷;不只是經濟,社會與文化亦然。如今的中國現代藝術和三、五年前已截然不同。在這個擁有最古老文化之一的國家裡,創意人才以此為基礎,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自身推向現代化地球村。他們的源頭清晰可辨,目光卻遠眺未來,激發全世界。
保時捷中國總裁暨首席執行長嚴博禹(Jens Puttfarcken)強調:「藝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保時捷中國已舉辦七屆藝術大賽,十年來有 2,000 多名學生參加。2017 年推出的「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度評選」(Young Artist of the Year,簡稱YAOY)計劃,將中國未來的前衛藝術推向新高點。2018 和 2019 年,比賽進入第二回合,參賽題目是「是什麽使今日生活如此不同?」
保時捷與 CC 非營利基金會聯手籌辦 YAOY,同時也獲得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大力支援。評選過程分為三個主要部分:首先是候選人甄選,接著展出提名作品,最後便是獲勝作品的陳列。
候選人均由著名藝術院校和機構與知名藝術家、策展人以及媒體專業人士合作所制定的專業評審標準篩選而出。YAOY 為藝術先驅、勇於打破常規的自由思想家提供了一個專業推廣平臺。入選的學生有一年的時間準備、設計和完成作品。參賽範圍囊括雕塑、虛擬實境、繪畫及影像裝置。
中國新冠疫情的爆發對 YAOY 並非毫無影響,一些專案不得不延後。JINGART 藝覽北京原定展出候選人的作品,卻因新冠肺炎的管制措施而無法如期舉行。但是,災難和創傷經歷始終是創意的強大來源,且總能釋放克服危機的潛能。
因此,保時捷與今年的 ART021 共同啟動了「藝術治療」(Art Healing)專案。活動內
容包括一場展覽以及一個網路公共互動平臺,可說是將藝術作為療法。活動不僅邀請到 YAOY 獲獎者,還邀請來自武漢的藝術家。隨後展覽也將轉移至曾是疫情震央的武漢。
2008 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發生的一場地震奪走了 7 萬條生命,其中有數千名兒童在倒塌的學校中喪生,而保時捷中國對藝術的承諾正是從這場天災開始的。總部位於司徒加特的保時捷公司主動捐款給受災家庭和用於重建工作。
這場悲劇揭示了未來一代的脆弱,同時也促成了保時捷中國在 2009 年發起「賦予未來力量」(Empowering the Future)的倡議行動。此方案旨在鼓勵四川美術學院的青年學生力行 「關照兒童」的口號,並喚起人們對最年幼者的脆弱和需求的關注。
本屆 YAOY 計劃不僅要為中國傳達新的思維,以及為世界其他國家打開新的視野,更是為了突破傳統媒體普遍對中國的印象。YAOY 不僅要成為最初的火花,其火焰更應該永遠燃燒。這項比賽早已享有盛譽,也給予優勝者參加其他展覽的機會。保時捷陪伴獲獎者一路同行,並於去年頒發特別獎學金予藝術系的碩士生。
「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度評選」計劃當然是一場比賽,但卻不是達爾文式的淘汰賽。如同 2017 年的第一屆比賽,2019 年有四名獲獎者上臺領獎。這並不是為了慶祝孤獨的領先者,而是為更多的年輕人才創造動能。
劉娃
「我們的今日是自己童年的未來。」 劉娃
這位 25 歲的藝術家擁有藝術和人類學學位,其完美的條件絕對符合挑戰最新一屆 YAOY 主題:「是什麽使今日生活如此不同?」劉娃成為四位得獎者之一。她很小就對藝術有濃厚的熱情,父母在北京教授繪畫。
同?」劉娃成為四位得獎者之一。她很小就對藝術有濃厚的熱情,父母在北京教授繪畫。兒時還曾為自己所謂的「天真畫作」而沮喪的她,現在畢業於著名的耶魯大學,且早已是古典繪畫、影像裝置等各種藝術形式的高手。在她贏得 YAOY 的作品《看最後會到哪》中,一個腦電圖(也稱為 EEG, 一種腦電波的測量方式)顯示了她在網路瀏覽過程中,奔馳的思緒如同如狂野的曲線。她解釋:「我想透過我的作品展示臨床和人類兩方面的情緒。」劉娃對數位化時代的可能性感到興奮,同時也對速度和資訊的泛濫感到無所適從。她對這個矛盾的解決方案是:「我透過冥想的應用程式找到內心的平靜。」
劉娃往返於北京的工作室和紐約的公寓之間。她還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藝術和科技。她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在國外接受教育,讓家鄉的藝術在全世界更容易被理解,也樹立了一席之地,但同時失去了一些獨立性。她的遠大目標是:「找到自己的聲音」。
www.liuwastudio.com
馬靈麗
在參加 2017 年首屆 YAOY 之前,她的才華就得到明確的肯定:四川美術學院頒發給她的學士論文成績為「優秀」。2013 年,她獲得了第一個青年藝術家獎。這位 31 歲的藝術家擅長的是絲絹上的色彩組合。她說:「有溫度的材料能喚起人們對日常生活和身體的記憶。」她的參賽作品《白馬非馬》檢視著虛幻與現實之間的流動邊界。
這位現已移居北京的成都藝術家專注於反思與互動。在 YAOY 中,她特別珍惜與參賽者們的交流和共同的展示:「藉由發現他人的特點,你會改變自己的視野,也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她也在新冠肺炎的危機中看到了機會:「外在世界是黑暗而神秘的,但這也增強了我的基本能力。」
「藝術的魔力讓創作人找到了最真實、最深刻的自我。」 馬靈麗
陳抱陽
小時候,陳抱陽著迷的是賽車。雖然無法靠著對科技的熱情成為賽車手,但他身邊依然有「機器魔力」陪伴。現在他的成就感不是來自賽車,而是藝術。這位 2019 年「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度評選」首獎得主來自一個藝術世家。祖母和母親的創作靈感,以及早年沈浸在父親的電腦世界中,都對他有著深遠影響。
「我們常聽說:下一代技術將改 變我們的生活。但後果可能並非 如我們所期望。」 陳抱陽
他說:「父母從沒給過我壓力,然而生活在他們的陰影下,我意識到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事實很快證明,持續不懈的努力是他成功的基石。現年 31 歲的他在數位化世界中如魚得水。他在雜誌 上發表文章,並在有關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的會議上發表演講。無論是在北京、美國或巴黎的學習處所,只要能架設電腦的地方,陳抱陽就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他的 YAOY 得獎作品《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是由多個影像裝置組成,《抱堡 TM》則是利用人工智慧所呈現出的畫作。總體作品則以《人工智慧會夢見唐懷瑟之門嗎?》(Do AI dream about Tannhäuser Gate?)為名,這是他對菲力浦•迪克(Philip Dick)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以及經典電影《銀翼殺手》這兩部作品的致敬。在電影中,「唐懷瑟之門(Tannhäuser Gate)」有著玄妙功用,為通往另一個殘酷但迷人的世界闢出了一條道路。人機之間所產生的張力,以及「人工智慧是否也可以創造藝術」這個問題,是陳抱陽作品的關鍵驅動力。保時捷對陳抱陽的意義不止於獎項,還有他的童年夢想:「觀看利曼比賽是最棒的事情!」這正是機器的魔力。
www.baoyangch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