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Q:自稱為哈維‧穆什曼(Harvey Mushman)的男人
賽車成癮──好萊塢明星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如果還在世的話,今年已 90 歲了;身為獨立賽車手的他,毫無保留地展現對賽車運動的熱愛。
「 我不確定我是被賽車耽誤的演員,還是被演員耽誤的賽車手。」 史提夫‧麥昆
一封從祖文豪森越洋寄來的祝賀信件開頭寫道:「親愛的麥昆先生,我很榮幸能恭賀您在錫布靈十二小時耐力賽中的傑出表現。」費里‧保時捷(Ferry Porsche)在寫給演員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的信中,還提到自己「在家中密切關注了那場比賽。」當時是 1970 年 3 月,時值 40 歲的麥昆不僅是那個時代最成功的好萊塢明星之一,也是一名狂熱的賽車手。費里‧保時捷信中總結道:「您可以想像,看見您駕駛我們的跑車,創造如此出色的成績,我是多麼欣喜啊!」
麥昆和他的隊友彼得‧雷夫森(Peter Revson)在佛羅里達的耐力經典賽中確實創下壯舉。儘管暱稱「Flunder」(譯:比目魚)的保時捷 908/02 Spyder KH 在性能上明顯處於劣勢,但他們在比賽最後階段仍保持領先,僅在最後一圈被駕駛法拉利的馬里奧‧安德列提(Mario Andretti)超越。這名美國賽車手最終以 23 秒之差壓過終點線。在歷時 12 小時的賽事中,23 秒相較之下只是一眨眼的瞬間。
好勝心強的史提夫‧麥昆痛恨屈居第二,但這次的第二名對他來說卻是一場勝利,因為他戰勝了自己;畢竟兩週前在埃爾西諾湖(Lake Elsinore)的摩托車越野賽,麥昆傷了左腳。
他拄著拐杖出現在錫布靈賽場,腳上還打著石膏。麥昆向電視記者們簡短地解釋: 「這隻腳有六處骨折,我們不得不縮短車內的左踏板,並在我的鞋底貼上砂紙,這樣才能操作離合器。」麥昆腦海中從未閃過退賽的念頭:「因為我已經許下參賽承諾。」
這就是他個性的縮影:永遠是最有主張的人,願意跨越界限、打破規則。這不僅表現在《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警網鐵金剛(Bullitt)》或 《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等鉅片中,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對於賽車,麥昆也秉持同樣信念。史提夫‧麥昆承認自己總是很匆忙,並且坦言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現年 59 歲的兒子查德(Chad)如此描述父親:「他熱愛賽車運動成癮。」
他以最快速度擺脫了在密蘇里州和印第安納州貧困的成長環境。14 歲時,他還住在 一家專門收留問題少年的中途之家;17 歲時入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坦克駕駛員。22 歲那年,他成功申請到了由李‧斯特拉斯柏(Lee Strasberg)所創辦的著名紐約演員工作室(The Actors Studio)競爭激烈的錄取名額,那是堪稱 195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戲劇學校。
「 人只能活一次,因此我全力以赴。」 史提夫‧麥昆
為了維持生計,麥昆兼了洗碗工和卡車司機兩份差事,還靠著他的哈雷機車參賽來賺取生活費;冠軍獎金通常高達 100 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大筆錢。
27 歲的麥昆在科幻電影《幽浮魔點(The Blob)》中首次擔任主角,片酬為 3000 美元。對於這名前無古人的新秀來說,這可是相當低報酬的處女秀。
1950 年代末,他的收入已足夠讓他買下第一輛新車,那是一輛黑色保時捷 356 A Speedster。和同期演員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一樣,麥昆也被這個來自斯圖加特的年輕品牌所吸引。這款擁有 75 匹馬力的 Speedster 不但適合日常使用,同時具備賽車特質。
1959 年,美國跑車俱樂部在加州舉辨的所有賽事中,他一共出席 9 場。5 月 31 日在聖塔芭芭拉首度正式參賽時,他奪下新人級距冠軍。麥昆隨後坦言:「我完全迷上了賽車賦予我的新身份,這個獨立自主的身份非常重要。」
「 我不確定演戲是否適合成年人從事。」 史提夫‧麥昆
同樣是 1959 年夏天,麥昆便將 Speedster 換成性能更強大的保時捷 356 A Carrera。 不久之後,他首次駕駛純種賽車出賽,那是 一輛 Lotus Eleven。接下來 20 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擁有過無數跑車和賽車,也瘋狂收集汽車、摩托車,甚至飛機。如他的第一任妻子妮爾‧亞當斯(Neile Adams)所述: 「他極度熱衷於速度和機器。」
麥昆將他的玩具視為逃離至另一個世界的載具,這個世界裡,規則由他訂定。他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如此描述:「我只有在賽車時才能真正放鬆,速度幫助我舒緩身心。」
賽車也體現了麥昆不計代價貫徹到底的性格。和他共事多年、同樣參加過摩托車賽的助理導演柯利弗德‧科爾曼(Clifford Coleman)回憶道:「他必須超越其他人,這就是他的個性,這也是他如此成功的原因,他就是非得贏過別人。」
這種性格也可從他如何「奪回」那輛保時捷 356 A Speedster 略知一二。當麥昆得知來自比佛利山莊的賽車同好布魯斯‧邁爾(Bruce Meyer)以 1,500 美元的價格買下這輛車時,他窮追不捨好幾個月,直到邁爾把車子讓給他。麥昆終其一生保留了這輛車,邁爾說:「這輛車現在身價可是高達七位數,不是一百萬美金,而是好幾百萬美金。」只不過,這輛少見配備單孔輪圈的 Speedster 是非賣品,至今仍收藏在查德‧麥昆的車庫裡。
史提夫‧麥昆的電影也按照他的規則拍攝。身為 1960 年代最受歡迎的電影英雄之一,他的確有隨心所欲的權利。他盡可能將汽車和摩托車放入電影情節。例如,在 《天羅地網(The Thomas Crown Affair)》片中,麥昆與費‧唐娜薇(Faye Dunaway)開著一輛福斯沙灘車在海灘上狂飆。
在《警網鐵金剛(Bullitt)》片中的經典飛車追逐,他堅持不用替身,這對製片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一名主角若發生意外事故,將導致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在拍攝一部又一部的熱門電影之際,他仍堅持參加摩托車越野賽,但大部分比賽都鮮為人知。麥昆很珍惜頭盔帶給他的隱私,他甚至化名為哈維‧穆什曼(Harvey Mushman)參賽。只不過,即便戴著頭盔,他的駕駛風格仍然極具辨識度。助理導演科爾曼說:「他強悍又快速,這也成為他駕駛摩托車的風格,極具侵略性。」
相較之下,他的四輪賽車廣為人知許多,特別是因為他與英尼斯‧愛爾蘭(Innes Ireland)、佩德羅‧羅德里格斯(Pedro Rodríguez)或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等頂尖車手共享駕駛座。他的兒子查德說:「他總是拿自己跟最厲害的人相比。」
麥昆此時已能參與最高等級賽事,還透過他的公司 Solar Productions 資助自己的車隊。他的賽車生涯中最精采的一場比賽是 1970 年 3 月 21 日於錫布靈舉行的 12 小時耐力賽,這是世界跑車錦標賽的十場賽事之一。
這天,保時捷原廠車隊出動 7 輛車,其中包括 4 輛 917 KH(短尾版),目標是連兩年獲得世界冠軍。最引人注目的不外乎是麥昆和其副駕駛彼得‧雷夫森,兩人獨立組隊並駕駛 908/02 參賽,麥昆此前駕著這輛敞篷賽車贏得豪特維爾(Holtville)和鳳凰城(Phoenix)的比賽。保時捷車手庫爾特‧阿倫斯(Kurt Ahrens)與維克‧埃爾福德(Vic Elford)輪流駕駛 917 賽車。 現年 80 歲的阿倫斯曾在練習賽中觀察他們的名人競爭對手,並回憶道:「麥昆非常有天賦,野心勃勃,完全癡迷於賽車,而且他速度飛快,雖然沒有雷夫森快。」
麥昆和隊友駕駛的是搭載 3.0 升引擎、350 匹馬力的 Spyder,理論上根本無法與擁有 600 匹馬力的 5.0 升賽車競爭。為了彌補較差的單圈成績,他們比賽全程不更換輪胎與煞車來令片。阿倫斯說: 「我們都為他們的穩定性感到驚訝,畢竟這種比賽非常耗費精力。而且跑道是由混凝土板鋪成,從頭到尾震動不停。」此外,麥昆還承受腳骨折的疼痛,但這也沒有使他退卻。最終,進站策略奏效了,幫助麥昆奪下驚為天人的第二名,他們也得益於對手的多次故障和進站維修。由利奧‧金農寧(Leo Kinnunen)、佩德羅‧羅德里格斯和喬‧塞弗特(Jo Siffert)所組成的廠隊在經歷一次耗時的進站維修後,僅為 保時捷拿下第四名,這並非保時捷所期望的結果。
費里‧保時捷在寫給麥昆的信中說道: 「您的成績讓我們能夠在世界車廠錦標賽中保持領先地位,對此我深表感謝。」
「 我期待在利曼見到您本人。」 費里‧保時捷
保時捷老闆和好萊塢明星同樣期待著 1970 年賽季的高潮,也就是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麥昆滿心期盼能在該賽事中與 一級方程式賽車冠軍傑奇‧史都華(Jackie Stewart)共同駕駛保時捷 917 參賽。但這幾乎讓他和好萊塢的大老闆們決裂了。
這似乎是麥昆生平第一次屈服,並將自己侷限在賽道旁為賽車鉅片《極速狂飆(Le Mans)》做準備。他讓曾在錫布靈出賽的 908/02 作為拍攝用車參賽,紀錄赫伯特‧林格(Herbert Linge)和強納森‧威廉斯(Jonathan Williams)在駕駛座上的真實賽車場面。他們最終甚至排名第九,但因爭議性的違規而被取消資格。
那場比賽最後以保時捷期待已久的勝利告終:漢斯‧赫爾曼(Hans Herrmann)和理查‧艾特伍德(Richard Attwood)駕駛紅白相間的 917 為保時捷贏得了首次利曼總冠軍。
「 他想成為我們的一份子,他也的確是我們的一份子。」 理查‧艾特伍德
比賽結束後,史提夫‧麥昆隨即開始拍攝賽車場景。他一直夢想著拍攝賽車電影。《極速狂飆》是他一輩子的計劃,卻數次瀕臨失敗,甚至將他推向破產危機,最後也導致與妮爾‧亞當斯婚姻破裂。他解雇了第一任導演約翰‧斯特吉斯(John Sturges),因為斯特吉斯想將 24 小時耐力賽作為一齣愛情片的背景。但是對於麥昆來說,比賽本身就是個愛情故事。第二任導演李‧卡津(Lee Katzin)最終同意他的構想,不過腳本從未定稿,對話也少之又少。《極速狂飆》於 1971 年上映,但在多年後才成為一部經典電影。
片中駕駛場景,麥昆聘請了利曼的頂尖車手,其中包括後來獲得五次總冠軍的德烈克‧貝爾(Derek Bell)。貝爾後來回憶道:「過沒多久,麥昆就自己駕著 917 在賽道上奔馳。史提夫對速度的熱情是各界有目共睹的:他一直想全速衝刺。對於麥昆來說,攝影工作幾乎是次要的,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我們所有人都非常合得來。」1970 年冠軍理查‧艾特伍德總結道:「他想成為我們的一份子,他也的確是我們的一份子。」
史提夫‧麥昆於 1980 年 11 月 7 日因癌症辭世,享年 50 歲。
Personality Rights of STEVE MCQUEEN are used with permission of Chadwick McQueen and The Terry McQueen Testamentary Trust. Represented exclusively by Green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