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中的元老

在这座由赫尔穆特· 普费霍夫 (Helmut Pfeifhofer) 于 1982 年开设的格明德保时捷汽车博物馆 (Porsche Automuseum Gmünd) 中,“ 停靠”着一款传奇原型“ 车”:那是一个由白蜡木制成的坚固车架,而它正是第一辆 356 的灵感来源。75 年前,人们纯手工打造了这款跑车,其诞生地便是格明德,一座奥地利小城。

   

这段历史如今看来仍鲜活异常。车架上所采用的“形式配合功能”模式,让这款原型车看起来历久弥新,其设计历经数十年依旧自然流畅。关于这款原型车,保时捷文献中常常会用到“敲木款式”(Holzklopfmodell) 这一术语:但事实上,这个原型车木架从未被敲过。这款原型车是 1948 年 以来奥地利格明德保时捷工厂所生产汽车的元老。当时总共有 52 辆 356/2 型保时捷驶下生产线:44 辆双门跑车和 8 辆敞篷车。此外,同期生产的还有 8 到 10 个后来称为超轻量 (Superleicht (SL)) 的车身,但这些车身一直要到 1951/52 年,才由斯图加特赛车部门完成组装。

75 年前,保时捷还只是制造商分工链条中的一环,距真正的汽车量产仍十分遥远。当时,保时捷钢制底盘的生产效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要完成外部整体车身的生产依旧十分耗时费力。铝板需要用锤子手工敲打成型,然后反复放在木质框架上进行比对。这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每个步骤都需不断重复,直到门、发动机盖、车顶和翼子板与木制模型完全吻合。即使是专攻此事的工匠大师,也需要耗费至少 90 个小时,才能打造出一款完美无瑕的 356 车身。接下来,人们才能放心地将车身钉在、铆在或是用螺栓固定在内部结构上。这就是为何保时捷同时让维也纳的卡斯滕霍夫 (Kastenhofer)、凯博 (Keibl) 和太脱拉 (Tatra) 或瑞士图恩的博伊特勒 (Beutler) 等公司参与金属钣件的生产。

1949 年底,保时捷从格明德搬到斯图加特,进驻这个原本属于鲁特汽车车身厂 (Karosseriewerk Reutter) 的工厂,从此也结束了那个生产环境简陋、只能依赖纯手工进行费力生产的时代。在此之后,只有当保时捷需要生产微型系列车型,如 16 辆拥有轻合金车身的 356 America Roadster 时,才会继续沿用纯手工生产。在斯图加特的鲁特工厂中,保时捷也曾复刻了当年的木制 356 模型。但这已是冲压工具精密配合的生产成果,展现出来的是车身部件,而非匠人巧思,坚固的钢板也替代了虽然重量轻得多,但柔软易变的铝板。

而随着现代冲压机的出现,生产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冲压机沉重的敲击声象征着车身建造的步伐,大锤小锤的呼呼作响成为了昨日的荣光。而量产的实现也是保时捷 356 的独特辉煌的开端。

Thorsten Elbrigmann
Thorsten Elbrigmann